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在*村,召开这次专题党课,主要目的就是围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这一重要课题,与大家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项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我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刚才,我看到了村容村貌的新变化,也感受到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这很好。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党组织被列为整顿对象,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希望通过今天的党课,我们能够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共同打赢这场整顿提升的攻坚战,把我们*村的党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坚强战斗堡垒。
下面,我将围绕“为什么整顿、整顿什么、怎么整顿、如何巩固”四个方面,与同志们作深入交流。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筑牢“为何要整顿”的思想根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绝非一时之举,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具有深刻战略考量和重大现实意义的政治任务。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固本之举。 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执政基础在基层。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如果堡垒内部松松垮垮,旗帜褪色暗淡,党的执政大厦就会面临根基不稳的风险。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这个时候,就越需要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坚强有力,能够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最后一公里”,将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整顿软弱涣散,就是要清除我们肌体上的病灶,疏通“神经末梢”,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第二,这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而乡村振兴是其中的重要篇章。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明确提出要“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没有一个坚强的村党组织,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产业发展谁来引领?乡风文明谁来倡导?乡村治理谁来核心?生态宜居谁来维护?这些都离不开村党组织的统筹谋划和强力推动。一个班子软弱、人心涣散的村庄,不可能有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可能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抓好整顿提升,就是为乡村振兴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火车头”和“主心骨”。
第三,这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也是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一个强大的村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它能够有效地化解邻里纠纷,调处信访矛盾,维护一方稳定;能够有效地组织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够有效地抵御黑恶势力、宗族势力等不良风气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反之,如果党组织软弱涣散,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就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矛盾激化、正气不彰的局面。我们整顿提升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使其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带领群众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和谐有序、安定祥和。
第四,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在逻辑。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看我们党,最直接的就是看身边的党员干部,看村里的党组织。党组织有没有战斗力,党员干部有没有公心,能不能办实事,群众心里都有一本账。一个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往往服务群众的能力也跟不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疏远,甚至紧张。开展整顿提升,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实在在的整顿成效来赢得民心、汇聚民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力量。
所以,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彻底摒弃“无所谓”“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准确把握政策要求,明确“到底整顿什么”的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