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防汛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防汛形势,对国庆、中秋这一关键时期的防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以赴确保全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极端形势,坚决摒弃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防汛工作,历来是天大的事。今年,这件天大的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更加紧迫。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从气候预测来看,形势异常严峻。 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综合研判,今年国庆、中秋主汛期,受特殊大气环流影响,我镇及周边区域极端天气事件预计将呈现多发、频发、强发的态势。预计总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可能偏多20%至30%,更值得警惕的是,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极高。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的将不再是持续性的温和降雨,而更可能是突发性、局地性的“泼盆式”暴雨。这种降雨模式,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地表径流,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我们的河道、水库、低洼地带和老旧房屋构成最直接、最猛烈的冲击。我们绝不能用往年的经验来衡量今年的汛情,必须做好应对“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万全准备。
其次,从隐患排查来看,基础依然薄弱。 防汛工作的底气,来自于对风险隐患的全面掌握和彻底消除。前一阶段,全镇上下按照部署,开展了一轮拉网式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从排查结果看,情况不容乐观。据初步统计,全镇共排查出各类风险隐患点135处,其中,地质灾害风险点26处,河道行洪障碍点41处,低洼易涝区38处,存在安全问题的危旧房屋及非标建筑30处。这其中,有28处被定为重大安全隐患,需要立即整改。这些数字背后,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更让我们忧心的是,排查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有的村社、有的干部还存在麻痹思想,认为年年防汛年年讲,灾害离我们很远,存在“看天吃饭”的侥幸心理;有的工作预案还停留在纸面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宣传引导还不到位,部分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防汛工作中的“蚁穴”,若不及时堵塞,必将酿成“决堤”之祸。
再者,从历史教训来看,切不可重蹈覆辙。 回顾以往,每逢极端天气,我镇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险情和损失。有的年份,因对短时强降雨估计不足,导致部分村庄积水严重,房屋被淹,群众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有的时段,因对地质灾害预警不及时,险些造成人员伤亡。这些惨痛的教训,时刻警示着我们,防汛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每一次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举措,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绝不能让历史悲剧再次上演。
同志们,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存在的短板,全镇上下必须立即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把思想上的弦绷到最紧,把工作的发条拧到最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的清醒态度,将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和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