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支差应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冰、树“改革创新、比学争先、唯干唯实、高质高效、勤政为民”新风。
2.倡导“10%讲情况、30%讲问题、60%讲措施”的文风会风,推行“10%抓部署、30%抓协调、60%抓落实”的精力分配。
3.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
4.反映的是原则立场、为政理念、责任担当,检验的是党性修养、格局境界、情怀操守。
5.政策执行没有“差不多”,只有“硬杠杠”;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6.作风状况是一个地方的最大发展环境,作风好坏是一名干部的首要评判标准。
7.树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拼搏作风,发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实干精神。
8.遏制敷衍交差、凑合应付的粗放思维,革除稍进则满、小成即止的保守意识。
9.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不能有任何缓一缓、松一松的侥幸。
10.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问题真解决,以过硬的工作作风推动落实真见效。
11.从“向上交卷”转向“向下答卷”,从“自我证明”转向“群众认可”。
12.滚石上山、攻坚拔寨的扎实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韧劲。
13.少一些加减乘除的“算术思维”,多一些释放潜能的“化学思维”。
14.在成绩面前容易自满、懈怠,在困难面前容易气馁、退缩。
15.坚决扫除惰气、暮气、小气,不断增强锐气、朝气、大气。
16.展示着形象,是“风向标”;体现着风格,是“显示器”。
17.改进作风最忌“虎头蛇尾”,化风成俗最怕“破窗效应”。
18.不当“和稀泥”的泥瓦匠,多做“硬碰硬”的打铁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