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县社区治理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社区治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评估会,也是一次动员部署会。刚才,有关部门和街道的负责同志,以及社区和居民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谈了工作进展,也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把握规律中坚定信心
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全县上下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工作,将其作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优化城市社区区划调整,有效破解了部分“大社区”治理半径过大、服务覆盖不全的难题。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治理模式和“1+4+N”城市社区治理新范式,有效整合了治理力量,初步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架构。各街道、各部门同向发力,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力量下沉,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治理实践富有成效。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锐意创新,涌现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治理品牌。例如,通过深入实施“四同四治”工作法,仅2024年就有效化解了各类治理难题236个,为群众落实各类救助政策142项,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过200场次,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有的同志总结出的“婚姻家庭纠纷‘1314’闭环化解工作法”,得到了省级的认可和推广,成为我县基层治理的一张名片。这些成果充分说明,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基层治理就大有可为。 三是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社区治理的“主心骨”。通过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形成了社区“点单”、部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闭环,有效破解了社区“看得见、管不着”和部门“管得着、看不见”的治理困境。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在县城10个小区开展智能平安创建试点,建成“天网”探头1067个,依托“网格通APP”等平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些探索,为我们下一步深化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奋战在社区治理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问题认清形势,在应对挑战中增强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