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新征程的召唤激荡人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怀着无比崇敬与热忱的心情,郑重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这不仅是一份政治承诺,更是一次精神洗礼、一次人生定向。我深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正是我心中最深沉的信仰追求。
一、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
自进入大学以来,我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以及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我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我曾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云南边远山区支教期间,亲眼见证了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改变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也切身体会到基层干部扎根一线、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那一刻,我更加明白:共产党员不是一种身份标签,而是一种责任担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
二、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奋斗之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始终坚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检验理想信念的成色。在校期间,我主动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组织策划“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宿舍”“红色经典诵读会”“青年说·榜样故事分享”等活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学习党史、感悟初心。我还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超过200小时,先后投身校园疫情防控、社区助老服务、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等多个领域。在一次为独居老人上门送药的过程中,一位80多岁的张奶奶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孩子,你们来了,我心里就踏实了。”这句话至今回响在我耳边,让我深切体会到“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分量。
与此同时,我注重将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我积极参与智慧养老系统开发团队,利用所学技术协助设计适老化智能终端界面,优化操作流程,让老年人“看得清、点得准、用得顺”。该项目已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并在校园科技节上展示,获得师生广泛好评。这些经历让我明白:青年学子不仅要读好“有字之书”,更要读好“无字之书”;不仅要掌握本领,更要懂得用本领去服务人民、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