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医药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推动我国医药工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与各位企业家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共同分析形势、探讨问题、谋划未来。刚才,十位企业家代表结合各自企业的发展实际,围绕基础药物研发、生产制造的数智化转型、创新产品攻关、人工智能的深度赋 E 、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谈得很深入、很坦诚,反映了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和迫切诉求。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相关司局和单位的同志要认真记录、仔细梳理、深入研究,建立工作台账,逐项推动解决,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借此机会,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前期的调研思考,我谈三点意见,与同志们、朋友们共同探讨。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把握医药工业发展的时代方位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党中央对医药工业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最高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
(一)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础更加坚实 。 回望过去,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根据最新统计,到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约 8 . 5 %,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创新能力实现重点突破,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从“跟跑”模仿到部分领域的“并跑”甚至“领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成功上市,有效满足了临床急需。截至今年 8 月,我国已有 XX 款 1 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同比增长约 15 %,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持续增强,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批关键原辅料、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剂设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保障了特殊时期药品和防疫物资的稳定供应。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我国医药企业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标准输出升级,国际合作成果丰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在座各位企业家带领广大员工奋力拼搏的结果。
(二)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面临新考验,任务更加艰巨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一是 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强化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布局,力图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的门槛不断提高。 二是 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卡脖子”风险。虽然整体水平提升,但在部分高端原辅料、核心生产装备、底层算法和关键生物试剂等方面,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有待加固。 三是 创新生态体系有待完善。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通道还不够顺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深度和效率有待提升。创新药物的审评审批、医保准入、临床应用等环节的衔接仍需进一步优化,创新价值的体现机制有待健全。 四是 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升级。传统的规模扩张和成本竞争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面对这些新的风险与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化危为机,在攻坚克难中开创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