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点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基层审计监督、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的决策部署,对全乡即将开展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周密安排。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思想统一会、责任落实会。县审计组的同志们亲临现场指导,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我们*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切关怀。在此,我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对审计组各位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关键环节,也是对我们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和“经济体检”。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背景下村级审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全体与会同志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开展此次审计工作的核心要义与时代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实践证明,管党治党丝毫不能松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村级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运行是否规范、干部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要用“探照灯”和“显微镜”,审视村级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检查“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是否存在廉政风险,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乡的“最后一公里”落细落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第二,这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大量项目、资金和资源向农村倾斜,这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级财务管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财务管理规范不规范、资金使用高效不高效、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好不好。通过审计,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梳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剖析根源、提出建议,倒逼村级组织建立健全更加科学、规范、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不仅是对村集体“钱袋子”的有效守护,更是对村民自治制度基础的有力巩固,是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