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衡量党政机关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信访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全面总结今年以来工作成效,深刻分析当前面临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攻坚行动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理解开展此次攻坚行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直接检验。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一)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信访工作,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信访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要通过此次攻坚行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化解民生难题,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 信访问题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是观察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就是从根子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这是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攻坚行动要求我们将着力点向前延伸、向下沉淀,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制度,从政策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优势,将矛盾排查化解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要善于通过信访个案发现共性问题和制度漏洞,推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和谐。
(三)维护安全稳定的坚实保障。 安全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信访积案往往是时间长、跨度大、成因复杂、化解难度高的“硬骨头”,如果久拖不决,不仅损害群众权益,更容易积累风险、发酵升级,影响社会安定有序。开展积案攻坚,就是要以“钉钉子”精神,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长期困扰我们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各类风险隐患保持高度警惕。要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一案一策、精准发力,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要通过化解积案,消除不稳定因素,切断风险传导链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环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四)检验能力作风的重要标尺。 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考验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智慧、执政本领和工作作风。能否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做好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宗旨意识、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的重要试金石。攻坚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对我们整体战斗力的全面检验。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锤炼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化解矛盾能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走过场”“摆样子”。要把攻坚行动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战场,激励广大干部在解决复杂矛盾中展现担当作为,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推动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实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