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战备状态,对新生事物保持十二分敬畏,对苗头问题保持十二分谨慎,对各类舆情保持十二分敏感,对潜在风险保持十二分清醒。
2.想别人想不到的、干别人干不成的,进一步创新理念观念、模式路径、思路举措,在破解难题中展现担当,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在敢闯新路中争创新绩,真正以创新作答、以实绩交卷
3.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意识,把创新作为最关键的抓手、最强劲的动能,进一步拉高标杆、创先争优,真正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直至把钉子钉实钉牢,把难题彻底攻克。
4.面对形势、任务、格局、要求的变,拿出创造性思路、创造性办法,在变中求新、开创新局,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方能把创新“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5.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期,既有外部严峻形势的压力,又有自身转型阵痛的问题。
6.培育崇尚实干的环境,任务重担面前、困难挑战面前,以奋斗实干为荣,拒绝“躺平”“佛系”,让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成为城市风尚。
7.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近邻”,创新共谋、发展共促的“伙伴”。
8.提升攻坚克难的真本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铆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实干中练就担重任扛硬活的宽肩膀、硬脊梁。
9.提高知事识人的穿透力和精准度,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科学评价政绩,科学精准问责,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站C位”,为实干者“兜住底”。
10.以过硬的作风“争先进位”,抱定“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上游”的信念,最大限度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实物量。
11.以“硬联通”缩短时空距离,以“软联通”打破制度壁垒,以“智联通”点燃创新之火,以“心联通”汇聚天下英才。
12.凝心铸魂排头兵、护航大局排头兵、干事创业排头兵、亲清有为排头兵。
13.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破除生态保护中的瓶颈,以更实的举措破解污染治理中的难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4.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这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赛跑,只有跑赢自己、跑过别人、跑在时代的前头,才能立定潮头、立于不败之地。
15.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摆在面前的是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更加需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需要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更加需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6.可能性不代表“一定会”,潜在性不等于“一定能”。“优势”能否成为独特的发展胜势、蓬勃的发展态势,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17.起示范带动作用,思想上带头转变,能力上带头提高,落实上一马当先,在“转化”上下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