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会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总结我镇过去一段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这既是一次回顾过往、总结经验的表彰会,更是一次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鼓舞干劲的动员会。 刚才,*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并对我镇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成绩斐然,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与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其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镇党委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镇上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面貌、社会风尚和群众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创建体系日益完善,工作格局坚实有力。 我们始终将文明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我们制定了《*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实施方案》,设立了专项工作组和指挥站,将任务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在区里的创城工作考核中,我镇曾连续8个月在*组中排名第一,这充分证明了我们这套工作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的。 二是群众性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我们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依托覆盖全镇、实现全覆盖的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我们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等主题活动,累计组织各类活动超过1700场次。我们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等活动500余次,截至去年底,全镇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垃圾”同比减少超过200吨,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我们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内容纳入其中,开展相关主题活动180余次,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文明品牌愈发响亮。 一座城市的文明,体现在每一位市民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积极挖掘和选树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凡贡献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通过不懈努力,我镇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1个,*文明村9个,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全镇人民共同的骄傲。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去年的一项调查问卷,全镇有效参与率高达67.77%,这说明我们的创城工作已经深入人心,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创建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所有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审视当下,认清形势,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对标全国文明城区的更高标准,对标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
一是在常态长效机制上仍需深化。 有些工作在迎检期间抓得紧、管得严,但检查过后就容易出现反弹回潮的现象。比如,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时有反复。这说明我们的日常监管和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力气,从“突击式”迎检向“常态化”治理转变。
二是在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仍需拓展。 虽然我们的群众参与率有了很大提升,但“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部分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强。如何更好地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文明的创造者、守护者和受益者,是我们必须持续破解的课题。
三是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的质量上仍需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品质化。我们现有的文化供给,在内容、形式和品质上,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如何深入挖掘我镇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高品质文化产品,是我们激活文化引擎必须攻克的难关。
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烦恼。我们必须正视它们,以问题为导向,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展望未来,砥砺前行,奋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区创建新局面
同志们,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镇上下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以赴,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凝心铸魂的“压舱石”。 精神文明建设,首要是思想的引领、价值的导航。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要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培训、百姓宣讲等多种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推动榜样示范深入人心。要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要善于发现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让榜样可亲、可敬、可学,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三要推动价值理念融入日常。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具象化、生活化,在我们增设的200余处景观小品和宣传栏中,要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将其融入村规民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企业管理、融入百姓生活,使之成为全镇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追求。
第二,必须聚焦民生福祉,夯实服务群众的“奠基石”。 文明创建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创建过程变成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过程。一要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要聚焦环境卫生整治、便民服务设施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清单、明确时限、压实责任,扎扎实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要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要着力提升城乡环境品质。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对标先进,查漏补缺,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规范集镇秩序,提升绿化美化水平。要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镇最亮丽的底色,让整洁优美、文明有序成为*镇最鲜明的标识。三要着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要将文明创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作用,完善“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群众共治”的治理模式,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
第三,必须深化文明培育,筑牢社会风尚的“风向标”。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根本上取决于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我们必须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文明新风。一要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要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村、*文明村的创建成果,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文明创建水平整体提升。力争实现更高比例的文明村镇参与率和覆盖率,形成“村村争创、户户参与”的生动局面。二要广泛践行文明行为规范。要围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养成垃圾分类、勤俭节约、守望相助等良好行为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三要充分发挥实践阵地作用。要管好用好全镇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根据群众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
第四,必须激活文化引擎,彰显地域特色的“金名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精神文明建设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镇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为文明赋能、为发展添彩。一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要组织力量对我镇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提炼出具有*特质、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化标识。要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不断提升我镇的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二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业的全链条,开发一批有内涵、有品位、有市场的文旅产品和线路。要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积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庆、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共进。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开展传习活动。同时,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意设计相结合,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不断提升我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