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精神,结合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最新决策部署,分析研判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市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集中传达学习了相关精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保持战略定力,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扛起*担当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科学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的“形”与“势”,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落实到我们*市,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对标省委全会和*市委全会的工作要求,将省委提出的“132”总体部署作为我们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总牵引、总抓手。所谓“132”总体部署,核心要义就是“一个首要任务、三大主攻方向、两大根本动力与目的”。“1”就是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3”就是以持续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这“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2”就是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目的。这一工作架构,既是贯彻中央精神的行动方案,也是立足省情、指导实践的路线图。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将其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确保在我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市产业基础有一定优势,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传统产业路径依赖较为明显,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尚显不足。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建好用好各类科创平台,优化创新生态,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来*创业兴业。要根据我们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要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
第二,要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科学谋划长远发展蓝图。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至关重要。现在时间已经过半,各项工作到了冲刺攻坚的阶段。各级各部门要紧盯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核心目标,全面梳理盘点,查找短板弱项,拿出过硬举措,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要坚持项目为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的建设进度。要千方百计稳外贸、促消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同时,要以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高质量启动“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深入研究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人口集聚和人才吸引的策略、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等,提出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举措、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好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