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XX县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调研报告:XX县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文库集
调研报告:XX县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为深入了解我县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我通过实地走访部分村组、农户了解相关情况,深入人社、民政和统计、农村养老等部门,掌握当前农村养老的基本政策、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旨在探索改善农村养老现状的新途径,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一起共享社会发展进步和乡村振兴成果。

一、XX县农村养老情况

(一)总体情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XX年末,XX县常住人口201663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093人,占比17.4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458人,占比12.13%。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13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受人民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大幅改善,以及人均寿命不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县老龄化特征进一步明显。

20XX年,全县城镇常住人口90204人,城镇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13102人和10415人,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4.5%和11.5%;农村常住人口111459人,乡村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20420人和17615人,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8.3%和15.8%。农村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高于城镇3.8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农村养老需求远远超过城镇,老龄化问题的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涉及菩提镇、交口河镇、石头镇3个镇和朱牛1个便民服务中心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70人,其中,男性50人,女性20人;分散供养五保户及孤寡老人6人。年龄层从60岁到80岁以上均有分布。其中,60-69岁年龄段有32人,占46%,70-79岁年龄段有27人,占38%,80岁及以上有11人,占16%。

1.农村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从居住状况来看,46%的老年人独自居住或与老伴居住,39%的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15%的老年人在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机构居住。76%的老年人至少有一个子女在本地务农或工作,13%的老年人所有子女均在外地工作,11%的老年人没有子女。在有子女的老年人中,有78.1%的子女能做到至少每周探望一次。

2.农村老年人依靠子女赡养,养老金等政策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养老保障的核心在于经济保障。本次调查反映,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于子女赡养的占比34%,养老金、低保等政策保障转移性收入的占比60%,其他收入的占比6%。月收入水平在500元以下的农村老年人占30%,每月收入水平在500-1000元的占48%,每月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占22%。由此分析,农村老年人经济来源主要是子女赡养及养老金、低保等政策性收入,且收入水平较低。

3.农村老年人多数生活满意度较高。由于XX是苹果之乡,大部分农户有产业支撑,群众经济收入普遍较高,在受访的农村老年人中,七成老年人身体健康,不仅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还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劳动。52%的老年人对生活表示非常满意,36%的老年人表示比较满意,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有12%。

4.农村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54%的老年人倾向于由子女照料的家庭养老,2%的老年人倾向于由养老服务点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32%的老年人倾向于在敬老院、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机构养老,12%的老年人倾向于邻里之间互相照顾的农村互助养老。子女照料的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老人首推的养老方式。

5.传统观念是影响养老选择的主要原因。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老人仍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入住养老机构是子女不孝的表现。有意愿选择服务机构养老的部分老人认为,服务机构养老能够接受,也是将来发展的趋势,但社会化养老费用过高,无力承担相关费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