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九平是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党支部书记,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古道热肠,是四邻八乡“说大事、了小事、解难事”的热心人,是老百姓眼里的“樊公道”。20XX年,樊九平率先在桥镇村建立了“樊九平调解室”,此后在全乡推广,先后化解了桥镇乡大大小小百余起纠纷,成为解决基层矛盾的有效抓手和平台。20XX年,甘泉县委决定在全县推广“樊九平式”调解模式,先后建成“樊九平式”调解室106个。20XX年,为适应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势、新要求,我县在整合资源、协调联动、机制保障上大胆探索,成立“樊九平式”调解联盟,推出了矛盾纠纷“两不出一不交”“六三”工作法等配套措施。联盟现有成员184人,专业性调解组织13个,金牌调解员36名,联盟成立以来共接单矛盾纠纷91件,其中总盟13件,分盟78件,共化解89件,化解率达97.8%,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有力促进了全县平安稳定,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樊九平式”调解联盟在全省推进基层矛盾多元预防化解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六三”工作法得到市委蒿书记及县委左书记的批示肯定。现将“樊九平式”调解联盟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樊九平式”调解联盟发展现状
(一)联盟组织架构
“樊九平式”调解联盟是由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牵头,吸纳各村(社区)调委会主任、“樊九平式”优秀调解员、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各行业部门、政法单位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等,组成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群众性组织。联盟设主任1人(由全国人大代表、桥镇村党支部书记、调委会主任樊九平同志担任),副主任4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27人。按照“专业专长”和“专病专治”,联盟内部又设立了诉调对接、婚姻家庭、劳动仲裁等13个专业性调解组织。同时还成立了乡镇(街道)“樊九平式”调解分盟,成员由村(社区)优秀调解员、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国土资源所、市场监管所、民政站等站所负责人及乡镇(街道)平安建设、信访工作等相关成员组成,并设立相应组织机构。各村成立了“樊九平式”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专班,成员由乡镇包片负责人、第一书记、村干部、政法单位包联干部、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樊九平式”调解员组成,乡镇包片负责人任组长。形成了县有联盟、镇有分盟、村有专班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矛盾纠纷调处格局。
(二)联盟人员结构
从职业结构来看,联盟现有县直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分管工作人员118人,占比64%,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75人,行业部门及政法各单位业务骨干43人;有农村调解员66人,占比36%。从年龄结构来看,35周岁以下30人,占比16%,35-50周岁之间104人,占比57%,50周岁以上50人,占比27%。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152人,占比83%,女性37人,占比17%。组建了条块结合、上下贯通、协同作战、融合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联合军”。
(三)联盟运行方式
一是制度化管理。建立了联席会议、案件调解协商、联调联处、案件评议、督促检查等制度,做到了有组织、有机构、有阵地、有制度。截至目前,组织召开全县调解员业务培训1次,总盟召开案件评议和交流学习会2次,分盟召开案件协商联调联处会6次。二是平台化交流。分盟之间、专业性调解组织之间、联盟成员之间以学习交流为平台,以调解矛盾纠纷、解决疑难复杂问题为突破,打破区域和行业的限制,建立微信交流群7个,开展线下交流分享2次,协同化解矛盾纠纷8次。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流互鉴中不断提高。三是嵌入式运行。总盟、分盟和村级“樊九平式”矛盾纠纷调解专班,分别嵌入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实行“中心受理、联盟(专班)吹哨、成员报到”的“一站式”管理服务模式。对所有进入中心的矛盾纠纷在“问诊把脉”的基础上,既可以由中心分流“派单”精准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挂号点单”预约调解。对于一些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由县综治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力量,采取“贯通式”“扁平化”方式予以及时妥善化解处置,形成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调度、一揽子解决的运行模式。
(四)联盟作用发挥
一是形成“一张网”调处体系。联盟在横向上辐射教育卫健、市场环保、住建城管、交通文旅、人社民政等19个重点行业领域,纵向覆盖1个县总盟、6个乡镇(街道)分盟、71个村(社区)调解专班。有效将各类调解组织、调解力量凝聚在一起,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力量分散、合力不够等问题,建立了“一张网”管调处的工作体系。二是形成“一盘棋”调处格局。调解联盟是一个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融合互促的联合体,深度嵌入各级综治中心,与全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一站式”平台、信访、诉源治理等工作紧密衔接,打破行业区域的限制和信息壁垒,不另起炉灶、不体外循环,切实增强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实效性。三是形成“一体化”调处模式。建立村、镇周研判、县半月研判和矛盾纠纷分流、转办、反馈、回访、预警提醒等制度,实行简易矛盾就地调、复杂矛盾专班调、疑难矛盾贯通调,形成分层分级与联调联处相结合、各尽其责与齐抓共管相结合的“一体化”调处模式。矛盾纠纷出村出镇率明显下降,到县新访总量同比下降32%。联盟分盟采取贯通调、专班调的方式,先后成功化解了李某与马某占道经营积怨、蔺某与王某宅基地纠纷、西延高铁征地拆迁等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疑难矛盾纠纷16件,有效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推动全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