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作一次研讨发言。近期,我深入研读了《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并结合XX媒体刊发的全国政协相关理论研讨会精神,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应对复杂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天,我想聚焦“制度型开放”这一核心概念,结合我个人的学习思考,从感受、反思和方法三个层面,谈一些不成熟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恳请批评指正。
一、深学细悟,把握制度型开放的时代脉搏
初读《习近平经济文选》中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我的第一感受是“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完美结合。从沿海开放到全面开放,再到今天强调的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层次也越来越深。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开放策略的调整,更是一场关乎发展主动权的深刻变革。
过去,提到开放,我们可能更多想到的是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进出口贸易的关税减免,这些是典型的“边境开放”措施。它们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演变,特别是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逆流涌动,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仅仅停留在要素流动的浅层开放,就容易陷入被动,甚至被“卡脖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