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写作小标题 40组

一、党建引领类(10组)

1. 学深悟透强根基,以理论武装铸忠诚;固本培元强堡垒,以组织建设聚合力;正风肃纪强担当,以作风锤炼树形象。

2. 思想“补钙”强党性,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组织“提质”强功能,支部建设走深走实;作风“塑形”强担当,服务群众见行见效。

3. 头雁领航抓示范,以上率下促落实;党员亮牌践承诺,先锋引领树标杆;党群联动聚合力,共建共享促发展。

4. 政治建设“铸魂”,把稳思想之舵;组织建设“强基”,夯实执政之基;纪律建设“护航”,绷紧规矩之弦。

5. 专题学习“深”,理论武装再强化;主题党日“活”,党性锤炼再提质;实践活动“实”,为民服务再升温。

6. 清单管理明责任,压实党建“硬任务”;述职评议促落实,晒出党建“成绩单”;考核问效树导向,用好党建“指挥棒”。

7. 红色教育润初心,传承精神谱系;典型选树立标杆,激发奋进动力;品牌创建提效能,打造党建名片。

8. 联学联建促融合,党建业务“双提升”;结对共建强服务,党群关系“零距离”;智慧党建拓平台,工作模式“再升级”。

9. 谈心谈话解心结,思想动态“全掌握”;关怀帮扶暖人心,组织温度“全覆盖”;警示教育敲警钟,纪律底线“全筑牢”。

10. 政治体检“找问题”,自我革命“不松劲”;整改落实“下猛药”,标本兼治“见长效”;制度建设“扎笼子”,常态管理“管长远”。

二、经济发展类(10组)

11. 链式思维强产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挂图作战抓项目,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创新驱动增动能,培育转型升级新优势。

12. 招大引强提质量,项目签约“加速度”;要素保障破瓶颈,项目落地“零障碍”;跟踪服务优环境,项目建设“快推进”。

13. 传统产业“焕新颜”,技改升级提效能;新兴产业“强筋骨”,集群发展壮规模;数字经济“添动力”,融合赋能拓空间。

14. 园区建设“强载体”,平台能级再跃升;企业培育“育梯队”,市场主体扩增量;营商环境“优服务”,企业发展更安心。

15. 消费升级“挖潜力”,商圈活力再释放;外贸转型“拓市场”,开放合作再深化;文旅融合“聚人气”,三产发展再提质。

16. 指标调度“抓关键”,经济运行“稳大盘”;政策落实“精准滴”,助企纾困“解难题”;监测预警“早研判”,风险防控“守底线”。

17. 金融赋能“活血脉”,融资渠道再拓宽;人才支撑“强智力”,创新活力再激发;科技转化“促应用”,成果落地再提速。

18. 区域协同“强联动”,资源共享补短板;特色经济“树品牌”,优势产业创效益;绿色转型“调结构”,低碳发展增后劲。

19. 产业链条“补断点”,集群发展更紧密;市场主体“降成本”,轻装上阵谋发展;数字赋能“提效率”,生产模式再变革。

20. 招商方向“明重点”,靶向对接引龙头;招商方式“多样化”,以商招商扩朋友圈;招商保障“全要素”,签约项目快落地。

三、民生服务类(10组)

21. 用心用情办实事,推动民生服务再提质;精准施策兜底线,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守正创新促融合,打造文化惠民新品牌。

22. 教育优先“强基础”,学位供给再扩容;医疗提质“惠民生”,服务能力再提升;养老服务“补短板”,幸福指数再攀升。

23. 就业创业“拓渠道”,技能培训强本领;住房保障“解难题”,安居工程暖民心;交通出行“提品质”,便民利民更高效。

24. 政务服务“减环节”,一网通办更便捷;诉求办理“提时效”,接诉即办解民忧;公共服务“广覆盖”,均等化水平再提高。

25. 食品安全“严监管”,舌尖安全有保障;文体设施“全覆盖”,群众活动有阵地;特殊群体“多关怀”,社会温暖更浓厚。

26. 老旧小区“焕新颜”,居住环境大提升;背街小巷“治顽疾”,城市颜值再升级;公共空间“微改造”,便民细节更贴心。

27. 医保政策“广宣传”,参保覆盖无遗漏;救助体系“强衔接”,困难群众得实惠;健康管理“个性化”,服务模式更精准。

28. 社区服务“网格化”,需求响应更及时;志愿服务“常态化”,文明实践树新风;邻里文化“聚合力”,社区治理更和谐。

29. 智慧民生“添便利”,数字应用进万家;适老化改造“显温度”,老年群体更安心;儿童关爱“护成长”,未来希望有保障。

30. 民生资金“严监管”,每笔支出见实效;民生项目“晒进度”,群众监督更透明;民生成效“广评议”,群众满意是标准。

四、乡村振兴类(10组)

31. 特色产业促增收,绘就乡村振兴“富裕图”;人居环境再提升,扮靓乡村振兴“颜值线”;文明新风润心田,厚植乡村振兴“文化魂”。

32. 产业融合“串链条”,一产接二连三促发展;人才返乡“带技术”,乡土能人激活新动能;生态宜居“优环境”,美丽乡村展新貌。

33. 耕地保护“守红线”,粮食安全有保障;科技兴农“提效益”,现代农业增活力;品牌打造“强市场”,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34. 基础设施“补短板”,道路水利全贯通;公共服务“下基层”,教育医疗到村头;数字乡村“搭平台”,电商助农拓销路。

35. 村集体“强造血”,资源盘活增收入;合作社“联农户”,利益联结共致富;乡贤会“聚合力”,反哺家乡促发展。

36. 厕所革命“治痛点”,卫生习惯大转变;垃圾治理“分类管”,村容村貌更整洁;污水管控“截源头”,生态环境更宜居。

37. 非遗传承“活起来”,文化遗产放光彩;村规民约“立起来”,移风易俗树新风;家风家训“传下来”,文明基因润乡土。

38. 防返贫“动态管”,监测帮扶无遗漏;稳增收“多渠道”,就业产业双支撑;促振兴“齐发力”,政策叠加强保障。

39. 田园景观“美起来”,农旅融合引客流;特色民宿“火起来”,乡村旅游增收益;农耕体验“热起来”,乡土文化聚人气。

40. 党建引领“强核心”,支部带头谋发展;群众主体“动起来”,共建共享齐参与;典型示范“树标杆”,以点带面促全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