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改进作风关键在增强党性;党性强则作风正,党性弱则作风散。
19.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抓作风,用“一刻不停歇”的韧劲强纪律;松劲就会反弹,歇脚就会滑坡。
20. 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务实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形式主义害死人,官僚主义伤民心。
21. 担当是作风的“底色”,落实是能力的“试金”;敢担当才能破难题,善落实才能见成效。
22. 作风建设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在“深”“细”二字上见真章;常抓才能常态,长抓才能长效。
23.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锤炼作风,用“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工作;境界决定格局,担当成就事业。
24. 纪律松一寸,作风散一尺;要求严一分,事业进一丈;严管出战斗力,厚爱出凝聚力。
25. 把“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勤快不拖延,严实不敷衍,精细不粗糙,廉洁不逾矩。
26. 作风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软指标”而是“硬约束”;答不好必答题,守不住硬约束,就会失民心、误发展。
27. 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正风肃纪,用“踏石留印”的决心纠治顽疾;力度大才能除积弊,决心坚才能清顽症。
28. 不做“差不多”干部,不当“过得去”党员,争做“过得硬”先锋;“差不多”差很多,“过得去”过不去,“过得硬”才是真。
29. 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作风建设的“方向标”,基层的“痛点堵点”是改进工作的“突破口”;问题在哪里,作风就改到哪里。
30. 作风建设既要“抓关键少数”也要“管绝大多数”,既要“以上率下”也要“以下促上”;领导带头是最好的示范,全员参与是最大的合力。
31. 以“归零心态”看待成绩,用“赶考姿态”改进作风;成绩属于过去,作风决定未来;赶考永远在路上。
32. 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作风是干事的“生命线”;碰了高压线必受惩,丢了生命线必失败。
33. 把“严管”作为最大的厚爱,将“厚爱”转化为作风的提升;严管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厚爱不是纵容,而是激励。
34. 作风不实则根基不牢,担当不够则事业不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担当不够发展难跑。
35.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作风,用“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促落实;慢一步就会差一步,等一等就会误一等。
36. 不搞“形式主义”虚把式,不做“官僚主义”官样子,以务实作风赢得群众点赞;虚把式骗不了群众,官样子讨不到民心。
37. 作风建设要“小题大做”,细节之处见真章;问题整改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求长效;小问题不重视,大问题就上门。
38. 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刀刃向内,用“刮骨疗毒”的决心整治顽疾;革自己的命需要勇气,治自己的病需要决心。
39.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将“基层的难”视为“心头的患”,以优良作风架起党群“连心桥”;群众事无小事,基层难需真办。
40. 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41. 纪律是作风的“压舱石”,规矩是行为的“定盘星”;压舱石稳则行船稳,定盘星准则方向准。
42. 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用“绣花功”劲头精益求精,让好作风成为习惯、化为自觉;抓到底才能见成效,求精细才能出精品。
43. 不做“表态型”干部,不当“口号型”党员,争做“实干型”先锋;表态再响不如行动有力,口号再亮不如成效明显。
44. 作风问题最怕“认真”二字,改进作风最需“较真”精神;认真才能发现问题,较真才能解决问题。
45. 把“严”的标准立起来,将“实”的作风树起来,让“干”的劲头鼓起来;标准严则作风实,作风实则劲头足。
46.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锤炼过硬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境界决定格局,担当成就未来。
47. 群众的笑脸是作风建设的“最美勋章”,基层的认可是干事创业的“最高荣誉”;勋章不在墙上,而在群众心上;荣誉不在文件里,而在百姓口碑里。
48. 作风建设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抓常抓长”久久为功;早抓小抓治未病,常抓长抓固根本。
49. 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清醒才能不迷向,坚定才能不退缩。
50. 作风硬,事业兴;作风正,民心顺;作风实,根基稳;硬作风是事业的“推进器”,正作风是民心的“黏合剂”,实作风是根基的“加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