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村党总支在XX市委、市政府及XX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村为目标,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统揽全局的核心,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锐意进取,狠抓落实。通过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在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改善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政治建设,筑牢基层治理思想根基
党建是引领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和“压舱石”。我村党总支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此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思想引领。
一是抓实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我村党总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系列主题教育为契机,建立了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乡各级重要会议精神,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持续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总支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坚信,只有以好的作风、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上半年,村“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累计走访村民300余户,收集并解决各类民生问题40余项,有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三是严肃党内生活,筑牢纪律防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组织的生命线。党总支严格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尊崇党章、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创新治理模式,提升矛盾化解与服务效能
我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抓手,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能力。
一是构建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根据我村地域分布和人口状况,我们科学划分治理网格,构建了“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三级组织体系。全村设立一个二级网格,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总网格长;下设7个三级网格,由各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在网格内,我们配备了48名“吹哨人”,主要由党员、村民代表、退休干部等热心公共事务的群众担任。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清单,规定“吹哨人”负责日常巡查、信息收集、政策宣传、民意反馈、突发事件上报等任务,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二是优化“吹哨报到”闭环处理流程。为确保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信息上报—分流交办—协调处理—结果反馈—考核评价”的闭环工作流程。“吹哨人”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或电话向网格长报告;网格长对问题进行初步研判,能够自行解决的立即处理;对超出其权限或能力范围的复杂事项,则上报至村党总支。村党总支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快速响应机制,由“两委”班子集体研判,整合资源,明确责任人与办结时限,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网格长及当事人。今年上半年,通过该机制成功化解邻里纠纷21起,协助处理村民求助事项35件,问题处置率达到98%,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探索数字化赋能治理效能提升。尽管目前主要依靠传统方式联络,但我们已经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提升治理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乡党委已在规划建设统一的智慧治理平台,未来我村将积极融入,推动网格内的人、事、物、组织等信息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使问题发现更及时、指令传达更迅速、处置过程更透明。
三、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和谐新风尚
基层治理不仅要实现物阜民丰,更要实现乡风文明、社会和谐。我村党总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其作为凝心聚力、淳化民风的重要工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