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市坚持高点站位、系统谋划、稳妥推进,将换届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头等大事来抓。自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协同联动,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系统谋划,换届准备工作扎实有效
我市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换届工作方向正确、基础牢固。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 市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换届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印发了《*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对选人标准、工作程序、纪律要求、时间安排等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全市换届工作提供了总遵循。同时,市级层面组建多个督导组,由市级领导干部带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分片包抓、全程督导,确保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深入摸底调研与精准分类。 为打好换届“预备战”,我市组织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先难后易、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对全市所有村(社区)进行“过筛式”调研。例如,*街道党工委对辖区16个村(社区)的“两委”班子现状、后备力量、信访矛盾、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将其精准划分为换届重点村(4个)、乡村振兴重点村(2个)、社区治理重点社区(4个)和换届一般村(10个)四种类型。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了各村(社区)的真实情况,为“一村一策”制定换届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我市坚持“先审计、后换届”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村(社区)“两委”主要干部开展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审计范围全面覆盖了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债权债务清理、重大项目决策等关键领域。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违规举债、擅自处置集体资产、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违规担保等问题。通过审计,全面摸清了村级“家底”,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严肃了财经纪令,为新老班子顺利交接创造了透明、干净的财务环境。
二、严把标准,优化结构,人选队伍建设质量过硬
我市坚持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作为换届工作的核心任务,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