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知识产权重点工作分析调度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今年以来我县知识产权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短板,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即将开展的集中专项执法行动,进行全面的动员和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盘点会,更是一次加压奋进会。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我县知识产权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状,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地位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和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县知识产权工作在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水平和管理效能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知识产权创造的“蓄水池”持续扩容。高价值专利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标尺。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不懈努力,我县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数量稳步增长,截至去年底,全县高价值发明专利已达311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锚定到2025年底全县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5件以上的目标,正在稳步推进。这些专利不仅是数量上的积累,更是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有力印证。特别是在我们的支柱产业——*新材料领域,目前已累计拥有发明专利超过170件,为产业集群迈向百亿级规模奠定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基础。二是知识产权运用的“转化器”高效运转。我们深知,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运用。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9笔,质押总金额高达*亿元。自2022年8月以来,累计办理的质押贷款案件已达170件,融资金额更是突破了*亿元。这笔笔“真金白银”,为我们的企业,特别是面临融资难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入了宝贵的金融活水,有效将“知本”变为了“资本”。我们还为*新材料产业基地内的企业办理了19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金额达*亿元,精准滴灌了我们的优势产业集群。这些成果充分说明,知识产权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经济价值正在被加速释放。三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金钟罩”日益牢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去年,我们共办理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9件,其中地理标志案件6件;办理专利案件11件,有效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我们还创新工作方法,引入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首次参与到涉及电商平台的外观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办理中,提升了执法的专业性和精准度。我们设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重点产业提供了“嵌入式”的保护服务。这些举措,共同构筑了我县知识产权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国家、省市的最新要求,对照我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高价值专利的产业化率仍有待提高,专利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最后一公里”还不够通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虽然金额可观,但覆盖面和普惠性仍需进一步拓展,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行政保护的威慑力虽然在增强,但在面对新型、复杂的网络侵权行为时,我们的应对手段和技术支撑还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既懂法律、又懂技术、还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仍然是我们的短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二、剖析短板,认清形势,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工作的时代要求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