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镇反电诈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我镇当前面临的电信网络诈骗严峻形势进行再分析、再研判,对下一步的反诈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 *同志已经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并对我镇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剖析,*同志也对全镇的反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讲得都非常具体、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态势,时刻绷紧反诈斗争这根弦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镇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范和打击工作刻不容缓。从今年 1 - 7 月的数据来看,我镇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58 起,涉案金额高达 890 余万元。虽然案件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 15 %,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我们更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单案平均损失金额却上升了近 20 %,百万元以上的大案时有发生。这充分说明,诈骗分子的手段在不断升级,精准化、专业化、集团化特征愈发明显,对我们群众财产安全的威胁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隐蔽和致命。

从案件类型来看,我镇的发案情况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三大类: 一是 “贪财类”诈骗,这是发案率最高的类型。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追求高回报、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网络博彩”等方式,先以小利诱惑,再诱导大额投入,最终血本无归。我镇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一起虚假投资诈骗案中,一位居民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被骗走了毕生积蓄 60 多万元,教训极其惨痛。 二是 “贪色类”诈骗,这类案件的受害者往往承受着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以“裸聊敲诈”“网络招嫖”“杀猪盘”为代表,犯罪分子利用人性弱点,编织情感陷阱,获取私密信息后进行敲诈勒索,或是在建立“恋爱”关系后诱导投资。全国数据显示,“杀猪盘”类案件的受害者人均损失高达数十万元,对我镇部分青年群体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是 “轻信类”诈骗,这类诈骗迷惑性强,防不胜防。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冒充电商客服、注销“校园贷”、发送“ ETC 认证 ”短信等,都是常见手法。犯罪分子往往能够精准说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极易使人陷入恐慌,从而按照其指令进行操作。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案例,都在向我们敲响警钟。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毒瘤。全镇上下,每一位干部、每一个单位,都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福祉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反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决摒弃“与己无关”的看客心态和“一阵风”的运动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去。

二、坚持协同作战,全面织密反诈防控这张网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公安机关一家能够包打天下,必须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构建起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社会参与”的“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同志已经对任务分工做了详细部署,我再强调一下协同作战的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 ,要强化 “快打”体系的联动效能。 派出所、政法办牵头建立的 “ 24 小时在线快打机制 ”,是我们的核心战斗力。这个“快”,不仅是公安机关接警止付要快,更是全社会联动响应的速度。银行机构要发挥“ 第一 道防线 ”作用,对柜台办理的大额取现、向可疑账户频繁转账等异常行为,不能简单地“风险提示了事”,必须 第一 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与派出所实现秒级信息互通和处置联动。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对辖区内网络科技公司、信息服务公司等经营主体的日常监管,对那些打着 “科技创新”旗号,实则为诈骗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引流服务的“黑灰产”,要做到露头就打,坚决铲除其生存土壤。

第二 ,要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各村、社区是反诈工作的 “神经末梢”,工作做得实不实,直接关系到防控的成败。要把反诈宣传纳入网格员的日常工作职责和考核内容,确保网格员不仅是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更要成为反诈知识的“活字典”“移动宣传站”。要对辖区内的“九小场所”、出租屋、流动人口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高危易感人群的动态台账,包括独居老人、外来务工人员、财务人员等,进行“一对一”的精准预警和滴灌式宣传。对辖区内的企业,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这样的大型用工单位,要建立常态化的警企协作机制,将反诈培训作为新员工入职的“ 第一 课 ”。

第三 ,要筑牢重点领域的行业防线。 各职能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业务管理。组织办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自身做到 “不听、不信、不转账”,更要带动家人、亲友和身边群众共同防范。宣传办要整合镇域内所有宣传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媒体宣传矩阵,让反诈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育办不仅要抓好中小学生的防范游戏诈骗、追星诈骗教育,更要通过教师集训、家长会等渠道,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社会事务办要特别关注五保户、低保老人等弱势群体,他们的信息闭塞,防范能力弱,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人社部门要将岗前反诈培训作为劳务输出的必备环节。城乡建设办要督促物业公司履行主体责任,城管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清理那些散播在公共区域的涉诈“牛皮癣”广告。卫生院要利用孕妇、宝妈群体集中活动的契机,开展针对性的母婴类诈骗防范宣传。

三、深化宣传教育,坚决筑牢思想免疫这道墙

技术防范是手段,思想防范才是根本。只有让反诈意识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挤压犯罪空间,让诈骗分子无计可施。我们要坚持宣传先行、预防为主,打一场反诈宣传的 “攻心战”。

一是 要在宣传的广度上求突破。 推广安装 “国家反诈中心” APP 是当前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防范手段。我们必须拿出过硬的措施,定下明确的目标。我提议,到今年年底,我镇常住人口的 APP 安装率要达到 80 %以上, 18 至 60 周岁的重点人群覆盖率必须达到 100 %。这项工作要责任到人,各村、社区要实行挂图作战,每日通报进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是 要在宣传的深度上求实效。 宣传不能满足于贴几张海报、拉几条横幅。要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宣传内容 “活”起来。要充分利用我镇发生的典型案例,制作成警示短视频、情景剧、地方戏曲等,在村村响、微信群、视频号上广泛传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要组织公安干警、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反诈宣讲团”,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居民小区、校园课堂,开展巡回宣讲,面对面解疑释惑。

三是 要在宣传的精度上求创新。 要改变过去 “大水漫灌”式的宣传模式,学会“精准滴灌”。针对老年人,要多讲“冒充公检法”“保健品诈骗”;针对青年学生,要多讲“游戏账号交易”“刷单兼职”陷阱;针对企业财务人员,要重点普及防范“冒充领导、老板”的诈骗手法;针对单身男女,要揭露“杀猪盘”的残酷真相。在*汽车产业园区,我们不仅要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普遍培训,更要针对企业高管、财务等关键岗位,开展更高层级的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

四、压实工作责任,真正拧紧齐抓共管这个链条

“口号喊得震天响,工作不抓一场空”。反诈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镇上下必须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要 强化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将反诈工作作为 “一把手”工程来抓,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分管领导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反诈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反诈工作的 第一 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督导。

二要 强化督导考核。 镇里将成立反诈工作督导组,采取 “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要把反诈工作成效,特别是发案率、群众损失金额、 APP 安装率等关键指标,纳入对各村、社区和镇直单位的年度平安建设综合考评,实行 “一票否决”。对工作推动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辖区内案件持续高发的单位,要严肃通报批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对企业反诈培训覆盖率不达标的,要对其主管单位进行问责。

三要 强化执纪问责。 纪委要发挥监督执纪作用,对在反诈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对因失职渎职导致群众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同志们,反诈工作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这关系到我镇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我们政府的公信力。让我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全面出击,全民动员,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镇、法治*镇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