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医工融合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在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安排部署军山医工产业园建设的各项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医工融合创新与产业集聚区,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县人大、县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大健康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代表。刚才,县卫健局、县工信局、*镇政府和同济军山医院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大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推进医工融合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和成效,讲得都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推进医工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医工融合是指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是突破医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对于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了资金投入和要素保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汇集同济军山医院、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武大人民医院经开医院等一批优质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不仅为全县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源;同时,还吸引了华润医药、海特生物等140余家大健康企业在我县落户发展,形成了涵盖药品研发、医疗器械生产、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2024年,全县大健康及生物技术产业营收近450亿元,较2023年增长15%,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8.5%,为推进医工交叉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医工融合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先后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加快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从区域竞争来看,周边县市都在积极布局医工融合产业,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质资源,我县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掉队。因此,全县上下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医工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县医工融合产业迈上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军山医工产业园的建设蓝图
建设军山医工产业园是我县推进医工融合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创新策源+科创平台+生态人文”三位一体的医工融合未来产业示范区。
(一)合理规划产业园的建设分期与功能布局
军山医工产业园将分三期建设,各期建设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一期工程预计2026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概念性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及部分地块土地使用权摘牌已完成。在功能布局上,产业园将以同济军山医院为创新策源核心,环绕布局医工产业区和配套服务区。医工产业区内将规划建设医工科研孵化器,搭建概念设计验证、中试熟化、共享智造的服务平台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医工产业发展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撑;配套服务区将同步规划建设商业、住宅配套区,并引入经开外校等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及家属的生活、教育等后顾之忧,打造宜业宜居的产业生态环境。
(二)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
预计产业园建成后5年内,将实现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发展目标。在企业引入方面,计划引入相关企业200家,其中包括一批在医工融合领域具有领先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及众多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企业集群。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将完成创新成果转化100项,这些成果涵盖新型医疗器械、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精准医疗技术等多个领域,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经济效益方面,实现园区总产值200亿元,年均税收贡献达到1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岗位1.5万个,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