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研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两个核心主题,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再对标、认识上的再深化、行动上的再出发。这既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会,也是一次严肃的思想整风会,更是一次坚定的工作动员会。刚才,我们传达了上级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通报精神,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代表也结合自身实际,谈了认识、讲了体会,交流了思想,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案为鉴,深刻警醒,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风问题无小事,优良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情民意为之一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近期上级通报的*省*市和*省*市的典型案例,就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面镜子、一记响亮的警钟。
特别是*省*市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一刀切”问题,教训极其深刻。当地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追求所谓的“城市形象”,在没有充分调研、不顾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广告牌匾统一色调,甚至提出了“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使用红蓝底色”等脱离实际的荒谬规定。为了快速出成果,他们大搞“百日攻坚”,频繁调度、层层加码,最终导致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被强制更换,不仅给商户造成了超过36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更因招牌辨识度下降导致客流锐减,间接损失难以估量。这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看似抓了工作,实则伤了民心、损了形象、误了发展,最终相关负责人受到严肃处理。反观我们自身,虽然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案例,但类似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完全不存在?我们的一些工作,是否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我们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是否真正解决了基层的问题,还是增加了基层的负担?我们推动的项目、开展的工作,出发点究竟是为了群众的真实需求,还是为了个人的“政绩”添彩?这些问题,我们每一位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进行深刻的灵魂叩问。我们必须从这些案例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和抓铁有痕的决心,坚决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刀刃向内,精准查摆,坚决纠治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