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暨遏制 “小火亡人”专项行动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直面问题、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举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我市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过往,深刻认识我市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推动我市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全市用火用电秩序持续向好,社会面火灾形势总体平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责任链条有效压实。 我们始终将消防安全作为城市安全发展的底线工程来抓,不断健全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安全重大问题。各区、各街镇闻令而动,普遍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将消防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积极探索实践的“防消联勤”新模式,消防救援站与街镇组建联合小分队,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优势互补。消防队伍的专业优势与街镇的属地优势紧密结合,对商业店铺、“小单位、小场所”等基层“神经末梢”开展联合检查、联合熟悉、联合整改,实现了“ 1 + 1 > 2 ”的治理效能,有效推动了监管力量下沉、责任压力传导。
(二)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源头治理成效显著。 针对长期以来困扰城市安全管理的 “顽瘴痼疾”,我们敢于动真碰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展专项治理。特别是“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聚焦堵塞消防通道、违规设置铁栅栏和防盗网等突出问题,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累计拆除各类铁栅栏、防盗网 8 . 1 万余处,打通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 1 . 3 万余处,清理竖井管道内杂物 9837 处。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基层干部的辛勤汗水,更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同时,我们还紧盯出租房、老旧小区、沿街商铺等高风险区域,联合公安、住建、应急等部门开展 “敲门行动”,逐户排查、建立台账、限期整改,有力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有效净化了基层消防安全环境。
(三)社会动员广泛深入,共建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大力推动消防安全社会化进程。一方面,我们积极创新基层治理路径,在全市推广 “社工+志愿者”模式,将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热心公益的志愿服务相结合,涌现出了像*社区联合安监志愿者开展宣传演练、*社区携手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公益宣讲等一批鲜活的实践案例。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推动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策划播放了一系列安全宣传片和专题节目;创新举办的“云上消防大课堂”系列活动,总阅读量高达 4300 万,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宣传声势。在居委会层面实体化建立消防工作站,明确防火巡查、宣传演练等核心职能,开展 “平安一夏”家庭消防专项行动,探索“家庭明白人”培育和邻里互助模式,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消防安全治理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