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开发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开发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文库集
在全市开发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近年来,我市开发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依托资源优势,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经济主战场功能愈发突出。从产业发展来看,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了“1+3”产业体系,先进装备制造作为首位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卷烟厂、珍酒等龙头企业稳步迈向100亿级、50亿级规模,海尔冰箱、梅岭电源及天仪电气等奋力冲刺20亿级大关,工业支撑作用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加速推动融入川渝一体化的4小时供应圈,聚力打造“3+1”现代化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比接近90%。正安经开区的吉他产业发展迅猛,共入驻吉他及其配套企业139家,2023年完成外贸出口11.13亿元,同时积极发展铝制品卫浴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在改革创新方面,我们也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6+N”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会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梳理问题困难,通过纵向对接、横向联动的方式,有效促进了问题化解,形成了高效的工作合力。坚持定量测评和定性测评有机结合,兼顾个性化与导向性,突出开发区发展实绩和功能定位,实施“一园一方案”精准测评,有力推动了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指标得分92.44分,位居全省第一。积极推进开发区管理机构整合,全市开发区管理机构由19个优化至16个,推动新蒲新区、*综保区、新蒲经开区“三区”产业联动、资源整合、融合发展,形成了“一县一区”发展格局。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开发区发展仍面临一些新形势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开发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从内部来看,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发展模式、要素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部分开发区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权责利界限不够清晰,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发展模式较为传统,创新能力不足,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不够有力;在人才引进、资金保障、土地供应等要素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发区快速发展的需求。面对这些新形势和挑战,我们必须精准聚焦开发区功能定位,以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模式创新为主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有效激发活力动力,着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产业发展的集聚地,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使命。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围绕 “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紧扣“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开发区在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开发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我市开发区发展实际,研究部署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以改革赋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下面,就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运转效能

要进一步明晰权责利界限。目前,部分开发区存在职责交叉、权限不清的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现象。我们要通过改革,明确开发区管委会与属地政府、市直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赋予开发区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做到权责一致。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将权力和责任细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一)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鼓励开发区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建设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投资等。推广 “管委会+运营公司”的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推动运营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运作,将园区设计、投资、建设、招商、运营、服务等事务,以“部分外包”的形式,委托给专业公司或专业团队管理,提高开发建设效率和质量。比如,*经开区(汇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由遵经回音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担运营重任,该公司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贵州回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招商引入多家知名企业,为推动开发区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优化财政管理体制。 完善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给予开发区一定的财政自主权,确保开发区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机制,根据开发区的发展绩效,对开发区给予相应的财政奖励,激发开发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三)构建协调联动机制。 加强开发区与属地政府、市直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开发区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开发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比如,在项目审批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创造条件。

二、创新灵活高效用人体系,强化人才支撑

人才是开发区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