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法委书记在人民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区政法委书记在人民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区政法委书记在人民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交流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发言,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如同“安全阀”一般,能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为社会稳定保驾护航。一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无处不在,小到邻里口角,大到经济纠纷,若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埋下隐患。人民调解能够第一时间介入,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例如,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调解员及时到场,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公正合理地提出解决方案,避免了矛盾的扩大。二是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升级。许多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升级,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或刑事案件。人民调解通过人性化的沟通、疏导,能够平复当事人的情绪,引导他们理性表达诉求,从而有效防止矛盾向恶性方向发展。就像有些家庭因财产继承产生纠纷,调解员介入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家庭成员达成和解。三是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将大量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村庄,调解员都在默默守护着一方平安。

(二)促进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人民调解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如同“润滑剂”,能减少社会摩擦,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一是化解人际关系隔阂。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隔阂和矛盾。人民调解通过搭建沟通平台,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从而化解隔阂,修复人际关系。比如在邻里之间因噪音问题产生矛盾时,调解员从中调解,让双方换位思考,最终达成相互体谅的协议。二是营造和睦相处氛围。通过成功调解各类纠纷,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互谅互让的良好风气,营造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当人们看到矛盾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时,就会更加注重团结互助,减少冲突和对抗。在一些社区,经过调解员的努力,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社区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三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人民调解不仅解决具体的矛盾纠纷,还在过程中传播法治理念、道德规范和文明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在调解家庭矛盾时,调解员会向当事人宣传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等传统美德,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

(三)服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人民调解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如同“助推器”,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保障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一是化解经济领域矛盾纠纷。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如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等。人民调解能够及时介入这些纠纷,快速、高效地予以化解,避免因纠纷拖延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一些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合同纠纷,通过调解员的调解,双方达成共识,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民调解通过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减少不稳定因素,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一些工业园区,调解员主动介入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调解,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经营。三是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人民调解能够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避免因矛盾升级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中,调解员提前介入,化解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矛盾,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保障群众权益的“守护神”

人民调解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如同“守护神”,能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便捷高效维护群众利益。相比诉讼等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能够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群众通过向当地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很快就能得到处理结果。二是满足群众多元化诉求。群众的诉求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情感、尊严等方面的需求。人民调解能够充分倾听群众的心声,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个性化的调解方案,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在处理家庭纠纷时,调解员不仅关注财产分割等问题,还注重修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三是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人民调解在化解纠纷的过程中,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让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温暖,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许多群众在通过调解解决问题后,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相信法律能够保护自己。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组织建设不断夯实

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我们在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基层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调解组织在基层的全覆盖。同时,在一些行业领域,如医疗、交通、物业等,也成立了专业调解组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组织网络。二是调解组织规范化水平提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调解组织的设立、人员组成、工作流程等进行了规范,提高了调解组织的规范化水平。许多调解组织都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设施,为调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三是调解组织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调解工作的不断开展,基层调解组织在群众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会主动向调解组织求助,调解组织已经成为群众信赖的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调解员队伍的素质。一是调解员选聘机制不断完善。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调解员选聘机制,注重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能力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同时,我们还吸收了一些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员加入调解队伍,提升了队伍的专业水平。二是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我们定期组织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调解技巧、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许多调解员在培训后,调解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更加熟练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三是调解员奉献精神日益增强。广大调解员本着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积极投身于人民调解工作中。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深入基层一线调解矛盾纠纷,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工作机制日益完善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障,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一是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健全。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排查矛盾纠纷,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情况。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我们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二是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衔接顺畅。我们加强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复杂的矛盾纠纷,通过多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同时,我们还推动调解与诉讼、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渠道。三是调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我们建立了调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评价,激励广大调解员积极工作,不断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调解成效显著增强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高。近年来,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XX件,调解成功XX件,调解成功率达到XX%,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大量的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得到了有效化解,减少了诉讼案件的数量,减轻了司法机关的压力。二是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预防。通过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预防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近年来,全区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明显下降,社会大局保持了稳定。许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在调解组织的努力下,得到了妥善解决。三是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随着调解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许多群众表示,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不仅便捷高效,而且成本低,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群众的认可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