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严峻的税收征管挑战,区税务局将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为目标,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强化数据管费、人才支撑和部门协作,精准识别、有效应对税收风险,确保税收征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税收保障。现将2025年下半年税收风险管理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如下:
一、强化数据管费,提升税收风险识别精准度
(一)完善数据采集机制,拓宽数据来源渠道 。 数据是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采集对于精准识别税收风险至关重要。下半年,区税务局将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机制,拓宽数据来源渠道。一方面,加强与区内各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共享机制,定期获取工商、统计、社保等部门的企业登记、经营状况、人员信息等数据,丰富税收风险管理的数据维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兴经济业态的数据采集,及时掌握纳税人的涉税动态。同时,规范内部数据采集流程,明确各部门在数据采集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针对区内新兴的跨境电商企业,我们将与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时获取企业的进出口报关数据、外汇收支数据等,结合企业的纳税申报数据,分析其是否存在少报收入、虚增成本等税收风险。
(二)加强数据清洗与整合,提高数据质量 。 采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重复冗余等问题,直接影响税收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因此,下半年我们将加大对数据的清洗与整合力度,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运用数据清洗工具和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补全、纠错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数据的整合与关联分析,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将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我们将通过数据清洗和整合,将其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税收风险。
(三)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税收风险 。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提升税收风险识别精准度的关键手段。下半年,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对采集到的海量涉税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构建税收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和模型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纳税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风险识别指标和模型,提高风险识别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税收风险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税收风险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税收风险应对提 供科学依据。针对区内制造业企业,将建立基于企业生产规模、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数据的税收风险识别模型,通过分析企业的能耗、物耗等指标与纳税申报数据的匹配程度,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税收风险。
二、优化风险应对策略,提高税收风险处置效率
(一)实施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合理配置征管资源 。 为了提高税收风险处置效率,下半年将实施风险分类分级管理,根据税收风险的大小、性质和影响程度等因素,将税收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高风险纳税人,将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重点监控和深度核查,采取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等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对于中风险纳税人,我们将通过风险提示、纳税辅导等方式,引导纳税人自行纠正涉税问题;对于低风险纳税人,采取日常管理和服务措施,加强宣传辅导,帮助纳税人提高纳税遵从度。对于被认定为高风险的 x 大型房地产企业,我们将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其近几年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全面核查,重点检查其是否存在少计销售收入、虚增成本费用等问题。对于中风险的 x 商贸企业,我们将向其发送风险提示函,提醒其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并安排专人进行纳税辅导,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