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区卫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卫生健康工作决策部署,紧扣“强基层、补短板、惠民生、促融合”工作主线,全面履行卫生健康职能,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将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5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政治建设,筑牢党建引领根基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每周集体学习”等制度。全年党支部集体学习48次,交流研讨16人次;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党组书记作专题党课报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二是压实党建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共签订廉政风险点防控承诺书120份。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5次,研究解决党建与业务融合难点问题8项;扎实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完成支部换届选举,开展党员大会10次、党内谈心谈话4次,落实党务公开制度,按时足额收缴党费XX元(前三季度)。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开展党风党纪、廉政警示教育2次;聚焦“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制定整改措施15条,整改完成率100%。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全年走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次,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6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能力提升,深化医政医管工作
1、做好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 “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区142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检查,整改病历书写不规范、院感管理薄弱等问题86项;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特殊药品管理,联合禁毒办销毁过期精麻药品,整改问题11个;妥善处理医疗投诉110件,开展行政调解2例、市级协调调解1例,全年未发生重大医疗安全事件。
2、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完成医疗机构执业登记10例、诊所备案2例、变更登记50例、注销 7 例;办理医师变更注册90例、多机构备案79例,护士变更147例、首次注册20例;审核美容主诊医师14例,确保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培训4场,覆盖人员320人次。
3、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投入中央及省级专项资金,完善10家中医馆(阁)内涵建设,新增基层中医阁1家,配备针灸治疗床、艾灸仪等设备30台(套);推广针灸、拔罐、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15项,全年中医药处方数7.2万张,同比增长18%,中医非药物疗法服务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月”活动,组织中医义诊、中药材识别体验等活动20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以西湖镇卫生院为试点,与市中医院合作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有效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施 “基层卫生强基工程”,西湖镇卫生院新增口腔种植牙椅1台、血液透析治疗仪10台,开设住院床位30张;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DR、彩超等设备,全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覆盖率达100%。推进 “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社区医院认定,7 家通过基本标准验收,西湖镇卫生院完成区级初审并拟申报省级推荐标准,基本标准创建达标率100%。利用专项资金,实施新城社区医院改造提升、西湖社区医院改造提升等改造提升项目。
2、不断深化医联体建设。组建以2家市属医院为牵头单位的紧密型医联体,实现3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构建起网格化医疗服务的全新体系,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开设全专科联合门诊8个,上级医院下派专家80人次,依托“铜草花名医基层工作室”开展专家坐诊1000余人次,惠及群众3000 余人。
3、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优质服务为抓手,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达标。全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94856份,总建档率94.97%;全区共签约家庭医生有偿服务协议41552份,总签约326590人,总签约率达78.55%,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8.45%。残疾人签约率91.29%。根据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性标准,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全面质控梳理。推进“体重管理年”工作。西湖镇卫生院、幸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项目试点单位,分别从辖区内中小学生、糖尿病患者、一般肥胖居民三类重点人群入手,提供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和指导。
4、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西湖镇卫生院(全区唯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配备CT设备1台、公共卫生医师1名;3家村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配备乡村医生4名、护士1名,执业(助理)医师占比50%。落实在岗村医养老保险补助政策,为4 名村医发放财政补贴1.72万元;开展村医业务培训6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